- 十種利益──持戒十種利益
- ﹝出月燈三昧經﹞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, 入道之要門, 菩薩能堅守護持, 則獲此十種利益也。 (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 〔一、 滿足智願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能持禁戒, 則身心清淨, 慧性明了, 一切智行, 一切誓願, 無不滿足也。 〔二、 如佛所學〕, 謂佛初修道時, 以戒為本, 而得證果。 菩薩修行, 若能堅持淨戒, 是亦如佛之所學也。 〔三、 智者不毀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戒行清淨, 身口無過。 凡有智之人, 喜樂讚歎, 而不毀訾也。 〔四、 不退誓願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堅持淨戒, 求證菩提, 誓願弘深, 勇猛精進, 而不退轉也。 〔五、 安住正行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堅持戒律, 則身口意業悉皆清淨, 而於正行安住而不捨也。 〔六、 棄捨生死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受持淨戒, 則無殺盜婬妄等業, 而能出離生死, 永脫輪迴之苦也。 〔七、 慕樂涅槃〕, 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謂修菩薩行者, 堅持戒律, 絕諸妄想, 故能厭惡生死之苦, 而欣慕涅槃之樂也。 〔八、 得無纏心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戒德圓明, 心體光潔, 一切煩惱業緣, 悉皆解脫而無纏縛之患也。 〔九、 得勝三昧〕, 梵語三昧, 華言正定。 謂修菩薩行者, 持戒清淨, 心不散亂, 則得三昧成就, 定性現前, 而超諸有漏也。 〔十、 不乏信財〕, 謂修菩薩行者, 持守戒律, 於諸佛法, 具正信心, 則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財, 而不匱乏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